|

楼主 |
发表于 2021-2-10 17:50:13
|
显示全部楼层
今天在浴室里遇到一个有趣的外公。当时我在淋浴下洗头,没戴眼镜,所以一直没能看清他的样子,连粗犷的身形都是一团朦胧。但是,他的声音所传达出来的意义却颇有意思。精瘦的外孙,身形看一个高中生吧,刚刚享受过搓澡师傅的服务,浑身白沫,径直下到池子里。可能正是他的这一行为,引起外公的不满。外公说:“你看浴室横梁上的字,肥皂沫不得入池,看到没?有皮肤病的不得入池,看到写的字没有?你一身白沫下池,人家怎么洗?读书要明理……不是外公说你,读书人要会观察,人家横梁上写得清清楚楚,你怎么就没看见?要学会观察,才会写文章,才能写好文章。要学会观察,人才聪明……”外公的喋喋不休,声音越扬越高,可能是看到外孙没回应他吧。那个外孙虽然没敢或不愿吱声,但我从水声里也感觉到了外孙的怒气。
读书明理,既要会读书,还得会观察。这不仅仅是学习语文、学习写作的需要,更是生活的必需。否则,连洗个澡都有可能“犯规”,更甭谈其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。扯远了,我们回到我们的日记长跑。从1月31日开始,我班每天至少有29人在坚持写日记,这真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。是的,老师说的是“成绩”。成绩,不一定是分数形式的,也未必是结果。我更看重过程。这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成绩。古人讲:贵在有恒。每天1小时,坚持100小时,必定会养成良好的习惯;坚持10000小时,必定会小有成就。只要你有恒心、有毅力,老师保证你学有所成。
有心的家长,可能也发现了一些问题。每天都在写,是不错,但是,就日记本身的进步,似乎不大。原因有不少,关键的一条,老师认为是观察。观察不到家,就写不到家。比如走进花园,张三看到了花儿的五彩缤纷;李四闻到了醉人心脾的花香;王五发现许多蜜蜂嗡嗡地飞着,在这朵花上停一停,又往哪朵花里钻一钻;细心的刘六发现一棵树上,有的花儿盛开着,有的花儿半开着,有的还是花骨朵;到处乱钻的孙七一会儿撞到他,一会儿蹭到你,花园里是人挤人,人真多啊!……如果我们只是张三,或只是李四……,这文章就干巴了。相反,如果把张三、李四、王五、刘六、孙七……整合成一个人,将他们的观察发现整合到一块儿,这花园里可就丰富了、热闹了。
这样的观察,在我们同学们的日记里也有。比如高尤优2月10日的日记,“街上人来人往,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。”这是“张三”的观察;“街道两旁都摆着各种各样的摊点,有卖糖果的、卖水果的、卖点心的、卖蔬菜的,还有卖春联年画的。”这是“李四”的观察;“我们来到春联摊前,挑来拣去奶奶买了一幅「如意满堂春,吉祥全家福」的对联……”这是高大的观察。张三、李四、高大的观察全归高尤优了。这样写来,内容就丰富了。
再比如欧晨妍2月9日的日记,“爸爸把福字贴倒了,我就问爸爸:「爸爸,为什么福字要倒着贴?」爸爸说:「福字倒着贴,就是福气到了意思。」”这是欧大的观察;“另外的门上面贴的对联上面有几条鱼,我就问妈妈,妈妈说:「这代表年年有余。」”这是“王五”的观察;“我又看到门上的两头牛,就问爸爸妈妈,爸爸妈妈说:「因为明年就是牛年。」”这是“刘六”的观察。欧大、王五、刘六的观察整合到一起,就成了欧晨妍日记里的精彩部分。
要想写好日记、写好作文,学会让“几个人”一起分工观察,让我们的文章更加的色香味俱全。
20210210
|
|